作者 | Eric
全文共 3377 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封面图来源:NYTimes
第56集
在本周日的法国总统大选投票中,现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以 59% 对 41% 的大幅差距,赢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极右翼的法国国民阵线的勒庞。这当然可以说明法国人最终决定接纳采取中间道路的马克龙,而拒绝了极端势力的诱惑。但这一次大选的意义,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深远。
要弄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法国的政体。一言以蔽之,法国的政体超级复杂,复杂到连法国人自己都弄不清楚到底谁在管事。
法国作为欧洲现代共和制政体的诞生地,她的历史地位是可以和美国并列的。这两个国家各自在东西半球上创造了人类现代的共和制政体。美国是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中,在没有太多历史包袱的情况下,人为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政治结构;而法国则是在矛盾深重的王朝崩溃后,在反复的尝试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共和制。经历了第一至第五共和国,期间还穿插着第一和第二帝国。所以法国的宪政历程要比美国艰难得多,其制度内容也比美国复杂得多。
这里插一句,中国和法国有点类似,都曾经有过光荣的历史和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很多中国人会问自己的国家何时才能实现宪政?我的看法是,法国的经验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模板。其中尤其不可低估传统的力量。如果说法国一直进步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有瑕疵的民主”,那么我们对中国向民主进步的路径,绝对不能太过乐观。
等一等,为什么我说法国是一个“有瑕疵的民主”?这是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 的评分标准判定的,像英国,德国,北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属于完全民主国家,而美国、法国、西班牙,波兰等国家都还属于有瑕疵的民主国家。再往下是混合政权,比如土耳其,乌克兰;最后是极权国家,比如俄罗斯和朝鲜。
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民主的两个先驱,美国和法国,都属于有瑕疵民主。这就是我之前经常说的,福特T 型车无疑是汽车工业中的一次革命。但在 T 型车上修修补补到今天,肯定无法和后来设计的汽车相比了。先创立制度的国家,往往也有更多的历史包袱需要解决。
为什么说法国的民主是有瑕疵的民主呢?因为在法国目前的政治制度中,总统的权力极大,甚至可以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甚至施行军管。但反过来法国议会却不能像议会制国家那样罢免最高领导人。那么法国人为什么要给总统那么大的权力呢?这又是因为之前的法国议会过于混乱和无能的结果。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国,叫做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她的前身是二战后建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当时施行的是议会制。就是像英国、加拿大这样的政体。公民投票选举自己的地区代表,也就是当地议员。然后由议员们根据自己的党派倾向来推选出一个最高领导人,就是所谓总理,或者首相,在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时候,他们也叫“部长会议主席”。公民不直接选举最高领导人。
议会制的优势在于,一旦议会推举产生了最高领导人,这个最高领导人往往是出自议会多数党的。这种情况下,政府和议会就能够很好配合,不会出现美国这种总统一旦失去议会多数党支持,就成为跛脚总统,政府和议会打得不可开交的局面。但议会制也有自己不稳定的一面,就是当议会中的多数党,没有占到议会席位一半的时候,几个反对党一联合,就可以以超过半数的投票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提案,从而解散政府,重新大选。所以议会制的国家往往不会像美国这样有固定的大选日期,经常会突然宣布政府解散,重新大选。
议会制在盎格鲁萨克逊系的国家里,基本还能正常运转。但到了法国,就出现了大问题。为什么?我看过很多学者的分析,我比较接受的一个解释是:历史文化的因素。英国由于传统上贵族势力较弱,而且商业极其发达,因此他们更加务实,懂得妥协,而不执着于理念。法国王权发达,等级森严,因此他们的民族性更为骄傲,但不善于妥协。议会制中,每天都在上演不同党派之间的三国演义,合纵连横,这需要相当大的务实和妥协精神。各政党如果太骄傲,太执着于理念的话,就很容易掀桌子不玩了,重新选政府,重新开局。这样就会导致政局极不稳定。我们前面提到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只存在了短短 12 年(1946-1958),但却换了 24 个内阁,平均半年换一个政府内阁,这就没法玩下去了。
这 12 年中,法国发生了很多动荡和丑闻,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叛军甚至扬言要进攻巴黎。最终不得不请出德高望重的戴高乐将军。戴高乐上台之后,大幅削弱了议会权力,增加总统的权威,最终总算是稳住了政局。从 1962 年开始,戴高乐决定模仿美国的制度,总统由公民直选,但又保留了一定议会制的成分。这就出现了今天法兰西独步天下的极其复杂的混合政体。一些情况下,法国是总统制,一些情况下,法国是议会制。老实说,很多法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目前在掌管国家的,到底是哪个大佬。
如果您还没有被绕晕,请继续听。在法国,如果公民直选的总统和议会中的多数党是一头的,那么法国施行的就是总统制,议会和政府配合较好。但如果公民直选出来的总统不是来自议会中的多数党,那么议会多数党自己推选一个总理。这个时候,总统基本被架空,只负责外交和军事,内政大权则在总理手上,这个时候,法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制国家。法国人风趣地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左右派同居的政府”。
我们一直说道现在,都还是在做背景铺垫。因为我认为,如果我们不了解法国的政体结构和历史渊源,就不会完全明白法国总统的实际地位和这一次大选的意义。同时我有一个感觉,很多中国的民主追求者过度地关注了英美的民主进程,而忽略了实际上和中国历史更接近的法国的民主进程,我认为法国可能是中国人更应该研究的一个标本。
那么这次大选有什么特别呢?
要知道,法国人一方面极度厌恶极权,对政府极其不信任,另一方面,他们过度地意识形态化。这使得法国总统几乎不可能得到连任,谁在台上,法国选民就反对谁(从这一点上您也可以看出法国人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不同,美国总统得到连任的是大多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只有两个赢得连任的总统,但都是在所谓“左右派同居政府”的情况下连任的。也就是说,选民知道这个总统只是用来制衡议会总理的,并无实权。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法国总统总是短命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法国总统权力过大。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国家发生任何事情,民众都会倾向于怪罪总统,因此法国总统的支持率一直不高,很容易输掉连任竞选。
马克龙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位当法国运行在总统制下连任的,有实权的总统。
很多人认为,这说明大多数法国人依然保留了一些政治常识。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去走极端。我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根据法国人一贯热爱颠覆现有总统的习惯,唯一能让马克龙继续在位的原因,只能是他们更加惧怕极右翼的勒庞。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国人总体上依然是理性的。
但法国人的热血多于理性的品性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但勒庞获得了这个极右翼党史上最高的支持率,而且法国极左翼的不屈党(和法共关系紧密)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了近百分之二十的选票,得票几乎和极右翼的国民阵线一样多。换句话说,在法国大选的第一轮投票中,投给左右两个极端势力的总票数,其实是多于投给马克龙这个中间派的。可以预见的是,马克龙当选之后,法国又会有无休无止的抗议活动,甚至暴力冲突。这个国家的人民缺乏坐下来好好和自己仇恨的敌人谈一谈的品性。
也许是因为极端势力的崛起,也许是因为法国复杂的政治体系让选民感到失望,法国大选的投票率逐渐下降,从 2007 年到今年,投票率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说法国的民主是一个有缺陷的民主了吧?不同民族不同的品性,会导致他们在实践民主自治时的不同表现。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土豆说成是苹果,把极权说成是了某种特色的民主。不是这样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民主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参考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品性。只有知道自己的身材是什么样的,才能设计出合身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