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核心政策接连被法院判决违法

640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已开通快捷转载,欢迎转发。

作者 | Terry
全文共 2785 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在刚过去的劳动节周末,川普政府的两项核心政策,先后被联邦法院判决败诉,其施政遭遇重大挑战。


第一项判决来自旧金山联邦法院,今天,该法院裁定总统川普在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队的行为违反《禁止动用军队法》,认定其武力介入国内治安为非法。


第二项判决则是上周五由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否决了川普大规模的“对等关税”,指出他在动用紧急权力重写美国贸易政策时严重越权。


这两起案件,一内一外,分别涉及川普对国内治理的权力边界和对外经济博弈的核心工具。它们共同传递出一个信号:这位以重塑伟大美国为名,一次次把制度对权力约束踩在脚下的总统,正在遭遇法律的坚硬阻击。


洛杉矶的街头与1878年的法律


2025年6月,洛杉矶因移民执法引发大规模抗议。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家得宝门店、甜甜圈店和服装批发商进行突袭,拘捕数十人,消息一出,街头很快爆发集会。虽然大多数抗议是和平的,但局部地区确有冲突和破坏事件。


川普随即宣布洛杉矶陷入“叛乱状态”,以紧急权力命令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联邦化20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还动员部分海军陆战队进入市区。他的说法是“保护联邦雇员和财产”,但士兵们不仅守卫联邦大楼,还进行人群驱散、设立警戒线,甚至一度拘留平民。


在三天的庭审后,联邦法官查尔斯·布赖尔作出裁定,认为总统的做法明显违反《禁止动用军队法》(Posse Comitatus Act)。这部1878年通过的法律,源于美国建国时期对“常备军威胁公民自由”的深刻恐惧。布赖尔强调,法律虽有模糊之处,但其核心精神是限制总统将军队作为国内警察使用。


布赖尔的禁令虽然仅适用于加州,但措辞犀利,直指川普的行为等同于建立“以总统为首的国家警察部队”。他提醒道,如果总统能随意援引“紧急状态”,将彻底打破联邦与州的权力平衡。

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在判决后表示:“今天的裁决提醒我们,总统不是国王,行政权力必须受到宪法约束。”


关税大棒:从“解放日”到再次败诉


与街头的军靴声相呼应,川普的经济战线同样遭到挑战。


2025年4月,川普高调宣布所谓“解放日”,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普遍关税,并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问题国家”加征更高税率。他声称这是“对等”的措施,要迫使外国开放市场、承担责任。短短几天,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外资企业抱怨不已,盟友国家更是强烈抗议。


不久后,川普在国内压力下暂停部分关税,与多国开启谈判,直到上个月才与少数几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不过在司法层面,反对声浪早已积聚。民主党主导的多个州联合小企业团体提起诉讼,质疑总统越权。2025年5月,国际贸易法院三名法官的小组就率先裁定这些关税非法,指出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并未授予总统设立普遍性关税的权力。该判决虽然在上诉期间被暂缓执行,但已为后续的司法审查埋下伏笔。


如今,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多数意见再次确认了这一结论,维持下级法院裁决,认定川普动用IEEPA征收关税,属于严重越权。


法官们在意见书中明确写道:“IEEPA确实赋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广泛行动的权力,但从未包括征收关税或税费的权限。”他们指出,征税权是宪法明确赋予国会的核心职能,任何绕道扩张都是对三权分立的破坏。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愤怒回应:“所有关税仍然有效!这是一个党派化的裁决,美国终将获胜!”然而,这并不能掩盖现实——法院正在切断他第二任期最具象征性的经济工具。


目前,法院允许川普的现行关税政策继续生效至10月中旬,给川普政府一段时间进行法律挑战。


虚构的危机与法律的斗争


无论是洛杉矶或首都街头的国民警卫队,还是关税的“解放日”,两起事件背后的逻辑惊人相似:先制造危机,再援引紧急权力,最后突破法律框架。


我们上周的一篇文章《虚构的危机,只为手中真实的权力》已经对川普的这一手段进行过分析。

在洛杉矶,川普放大了有限的暴力事件,将其定性为“叛乱”;在贸易领域,他则将长期存在的逆差、毒品走私等问题包装为“国家紧急状态”,借此绕开国会直接设税。


这样的操作方式在华盛顿特区的“治安接管”中也正在上演。川普声称首都犯罪失控,事实上警方数据表明暴力犯罪已降至30年来低点,但他依旧宣告紧急状态,派驻国民警卫队,甚至威胁将模式扩展到芝加哥和纽约。


这种以危机为政治工具的模式,使总统在短时间内攫取了极大的权力,却也让美国的宪政原则频频遭遇冲击。


《大西洋月刊》指出,川普的治理方法常常是“制造混乱,逼迫法院在混乱与法治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他明知越权,却通过制造庞大复杂的行政烂摊子来增加法律纠偏的成本:如果法院要求返还非法关税,美国政府将面临上亿笔退款的行政噩梦;如果承认这些关税有效,则等于默认总统取代了国会的征税权。


在法律层面,川普也正在利用“例外状态”测试宪法边界。正如布赖尔法官提醒的,总统若能随意联邦化部队,美国将离“国家警察体制”不远。而在经济政策上,如果总统能在没有国会参与的情况下随意征收全球性关税,那等于直接废除了美国宪法第一条对于征税权在国会的规定。


当下,川普对这些判决的反应也颇为激烈。他在Truth Social上指责上诉法院“党派化”,并迅速放话要把关税案提交最高法院,要求“加速审理”。他在白宫甚至声称:“如果取消关税,美国可能会沦为第三世界国家”。这套叙事延续了他一贯的手法:把个人权力的受限描绘成国家命运的危机。


然而,正如一篇来自《国会山报》的评论所强调的,从宪政的角度看,宪法没有“外交”或“国家安全”例外可以让总统突破分权原则。无论是国会还是总统,都不能绕过修宪程序任意扩权。

超越法律的野心与现实的阻击


川普的政治生涯,一直伴随着对制度的冲撞。从2020年大选否认结果,到如今动用军队、扩张关税,他不断尝试拓展总统权力的边界。他的执政逻辑始终依赖“危机政治”:制造紧急状态,从而扩大权力。


但最新的这两项判决无疑给出了清晰的回应:总统的权力不是无限的。无论是用军队介入城市治理,还是绕过国会设立关税,只要超越宪法和法律框架,最终都会遭遇司法制衡。


《大西洋月刊》的一句话或许最能总结当前局势:“川普就是混乱。”然而,在混乱之上,美国的司法体系至少暂时证明,它依旧在对抗着川普个人野心的无限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