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彦博士专栏 | 三重世界、两层文明、一个人类

NGS Picture Id:559400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已开通快捷转载,欢迎转发。

作者 | 张小彦
全文共 2150 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面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我的思考可以归结为:三重世界,两层文明,一个人类。

三重世界


人类生活于同时存在的三重世界:物理世界、生物世界、精神世界。

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运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物理和天文学家推算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年。通过研究最古老岩石与矿物中的生命痕迹,生物学家将生命的起源追踪到约43亿年前。考古和人类学家通过化石记录、遗传学分析、地质年代测定和考古证据,确定现代人类(智人)起源于30万年前的非洲,而更早的人类祖先,直立人,则可追溯至约200万年。(见下图)

1


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创造了精神世界,三重世界的共存在宇宙时间轴上仅为200万年。从现代智人算起则只有30万年。如果从文字的出现算起,不过一万年,是宇宙年表的一瞬间。人类创造精神世界的生物基础是大脑和由其产生的意识。尽管其他动物也有大脑,但只有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有能力创造文字和艺术记录生存经历和体会,并能通过不同载体(石刻、竹刻、木刻、纸张,建筑、图像、数码等)将其传承后代,形成文化和文明。人类除基因遗传的生物进化之外,还通过文化和文明信息的传承推动社会进化,拓展精神世界。


两层文明


文明是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文字、艺术记载的生活体验。它包括文化、技术、科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饮食、建筑、工具、音乐、艺术、民俗等等积累的总和。


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两个层次的文明:地域文明与世界文明。


各种古老的文明都是不同地域的人类在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发展的结晶。这种地域文明在近代几百年中受到了世界文明的冲击和引领。


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海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同时开通了从美洲到亚洲的跨太平洋新航道,世界市场诞生,现代化在全球启航。伴随这一航程出现了一个新层次的文明:世界文明。不同地域的种族和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影响,留下了各自的印记。


在大航海时代,早期海上强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对世界贸易和文明的发展起到过引领作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凭工业实力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将其文化和技术带到世界各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法国、德国的崛起和占领殖民地的过程将法兰西、德意志文明带进世界文明。美国建国后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强国,引领潮流。俄国、日本、北欧、中国、亚太区、南美、中东、非洲各国在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都从不同角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几百年历史不是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对抗史,也不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博弈史,而是世界文明与地域文明两个层次的碰撞史。它伴随着殖民、掠夺、凌辱、渗透、动乱、战火的血腥与残酷,同时激发了觉醒、反抗、独立、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激情。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身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的道路,而且都能取得成功。


过去几十年的信息革命推动了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智能时代的进程。如今,由千百个卫星支撑的互联网,物联网使信息实时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世界文明在潜移默化的实时互动中发展,地域文明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自我完善。人工智能正在消除语言交流障碍,智能时代的发展将逐步消除种族、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障碍使两层文明交汇成共享的人类文明。


一个人类


无论是发源于尼罗河口辉煌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巴比伦,还是黄河流域灿烂的华夏文明,人类社会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解决衣、食、住、行的生存问题,创造精神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建立秩序维持社会稳定。尽管充满曲折和不时的倒退,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从野蛮走向文明。就像大江大河终归海洋,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们也将通过异族通婚的血缘交融和文明碰撞带来的社会融合逐步走向大同。


人类从原始社会(以狩猎采集为主)到农耕时代(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过渡历时数千年。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隔离状态下独立完成这一社会形态的转变。人类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经历了数百年,不同地区的国家和民族于不同时间段,在借鉴他人经验,寻求自身道路的过程中,被迫或自觉地以不同方式和节奏走向现代化。人类从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过渡正在进行,除了互联网覆盖不到的偏远角落,每个持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能借助人工智能高速处理海量数据。身处于信息实时互动的时空里,人类在无形中被捆绑,自觉不自觉地同步迈入智能时代。


每次时代转变都要求人类创造适应新时代的思维模式。工业时代的主导是线性思维,通过理性逻辑推理和科学验证制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智能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多渠道实时共享,开源软件加速科技创新、升级、迭代,导致市场瞬息万变,工业时代传统秩序被打乱,社会陷入不确定性。人类需要走出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接受多维、动态、包容悖论和不确定性的量子思维,跨越门槛,驾驭新时代。在这种思维框架里,悟性与多层次综合思考能力将比逻辑推理更重要,人工智能成为协助思考的重要工具。


结语


纵观三重世界,体验两层文明碰撞,思考人类命运,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每个人都是赤身来到人间降生,在世上走一遭后孑然离去,回归自然,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将人生智慧与思考留传后世是一种责任,人的全部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绝对完美可望而不可及,享受追求完美的过程才是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