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粮食券:保障4200万人低收入者基本温饱,“必需品”而非奢侈福利

18114115 110425 kfsn GovShutdown SNAP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已开通快捷转载,欢迎转发。

作者 | 夸克拉
全文共 5187 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美国政府停摆已超过一个月,一到11月,全国将近4200万人受益的粮食券(SNAP,亦被称为“食品券”)将会停止发放,引发民众的担忧和关注。


10月末,两名联邦法官下令要求川普政府在政府停摆时期继续支持粮食券。11月3日,川普政府表示将重启发放粮食券,但仅支付一半,意味着受益人收到的金额为正常水平的一半。


社交媒体上出现不少针对粮食券项目的质疑声音,典型说法包括“养懒人”或“躺着吃福利”等,一如既往地将矛头指向有色人种社区,甚至(无证)移民群体。


640 (3)
X平台截图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质疑说法进行事实核查,并结合数据说明粮食券项目的真实情况。


省流版:

  1. 受益群体多为儿童和长者:约39%为儿童,20%为长者,另有 10%为非长者残障人士。受益家庭中八成有至少一人工作,三分之一有两名或以上劳工。“不工作”的刻板印象完全错误。
  2. 粮食券受益人往往在重要但低薪的岗位上工作:约28%的粮食券受益人从事包括个人护工、厨师、清洁工、服务员等服务类职业。
  3. 审核严格,大多数受益者合法、合理使用福利。滥用情况极低,套现欺诈率仅1.5%。
  4. 受益者约90%为美国本土出生公民,外国出生者多为归化公民或持合法身份者;按种族统计,白人占35%以上,受益群体跨族群、多样化。
  5. 项目占联邦支出约1.5%,粗略估算每位纳税人每日支出不足2美元。


粮食券首次因政府停摆而几乎暂停


首个联邦粮食券计划创立于1939年,历经多次调整于2008年正式更名为SNAP(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俗称“粮食券”)。是美国主要的反贫困和反饥饿项目之一,为低收入家庭、长者、残障人士和儿童提供食品补助。该项目由农业部管理,并通过电子福利转账卡(EBT)直接划拨。


粮食券资金通过《农业法案》授权为开放式强制性支出,即支出无上限,具体金额取决于需支付的福利水平。实际支出规模取决于参与人数,而参与率可能随经济状况波动。新冠疫情期间,单户家庭的粮食券福利曾临时上调。


强制性指出意味着该项目在预算危机下优先保障。10月底的停发危机,是自粮食券项目启用以来,首次因政府停摆而暂停支付。以往即使出现政府停摆,粮食券和其他关键民生项目通常也有应急资金保障,从未中断。然而在2025年,川普政府坚持将粮食援助与国会拨款僵局挂钩,并公开表示,若未达成预算协议,粮食券资金将不会发放。批评者指出,此举相当于将数千万人的温饱当作政治筹码。


川普的做法受到了法院挑战,两位联邦法官下令要求联邦政府必须动用紧急资金(Contingency Funds)向粮食券益人发放福利。但川普政府仅同意发放11月福利的一半,同时寻求延迟履行剩余责任,宣称法律上对应急基金的使用存在争议。


据《国会山》,川普在11月4日早先发帖称,粮食券在政府重启前“绝不发放”。而在同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新闻秘书利维特(Karoline Leavitt)被问到川普总统的帖文是否构成藐视法庭,利维特表示,政府正在“全面遵守”法院命令,总统指的是“未来的食品券支付款项”。


部分右翼的春秋笔法,将川普在法律命令下不得不发放的资金(甚至只有一半)解读为川普的“仁慈”。例如,《美国穷人得救!川普宣布粮食卡福利发一半钱!》这样的标题,令人哭笑不得。


对粮食券的质疑 vs 事实


质疑:粮食券就是“穷人骗福利”,为了拿粮食券不工作。


事实:据人口普查局数据,在全部粮食券受益家庭中,近八成至少有1人在工作;在已婚伴侣的粮食券受益家庭中,超过八成至少有1人在工作,近半数至少拥有2名或以上劳工;在无伴侣的粮食券受益家庭中,超75%至少有1人在工作。整体而言,至少三分之一的受益家庭有2名或以上劳工。


640 (4)
这些数据表明,粮食券为众多美国工薪家庭提供营养支持。图源:census.gov

 

而不具备的工作能力的群体比如儿童、长者及残障人士自然无法参与到劳动力市场。预算和政策优先事项中心(CBPP)的研究显示,多数具备劳动能力的受益者仍会工作,他们仅在特定时期参加粮食券计划,比如失业过渡期、收入或工时不足时,待收入回升即停止参与。


粮食券受益人往往在关键但低薪的岗位上工作:


  • 约28%的粮食券受益人从事包括个人护工、厨师、清洁工、服务员等服务类职业;
  • 约14%的粮食券受益人从事专业工作,如教学助理、中小学教师;
  • 约12%的粮食券受益人从事运输或物流工作,包括卡车司机、搬运工、仓储管理员。


因此,“受益人不工作”的质疑完全站不住脚。


质疑:粮食券被滥用,很多人骗福利。


事实:粮食券的错误(error)和欺诈(fraud)的比率都相对较低。错付率在11%左右,套现欺诈率在1.5%左右。


我们要先进行术语界定,错误和欺诈是不同的,错误属于失误,而欺诈则是违法行为。


根据国会的相关报告,典型的错误和欺诈有五类:


  1. 欺诈行为:倒卖粮食券福利(Trafficking SNAP benefits)/套现,可能涉及零售商与粮食券受益人。
  2. 欺诈行为:零售商申请欺诈(application fraud),不符合资质的商店或店主非法获取粮食券授权。
  3. 错误或欺诈行为:申请粮食券的家庭无意或有意导致金额核算错误。
  4. 错误或欺诈行为:州级机构无意或有意导致金额核算错误。
  5. 欺诈行为:外部人员针对粮食券受益人实施诈骗,导致联邦援助资金被盗。


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3财年的超付率是10.03%,少付率是1.64%,整体错付率是11.68%。2022财年的整体错付率是11.54%。


根据SNAP法规,美国农业部将对错付率较高的州实施整改计划,并对错付率持续偏高的州处以财政处罚。


至于欺诈,数据显示,2012-2014财年的倒卖/套现率是1.5%,2015-2017财年则是1.6%。尽管倒卖/套现并没有涵盖所有欺诈行为,但可见得政府的监管有效果,违法行为发生几率较小。


质疑:领粮食券的甚至不是美国人,很多都是有色人种。


事实:完全错误。包括皮尤研究中心在内的多项统计显示,粮食券的受益人近90%为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仅有一成左右为外国出生者。在这一成外国出生者中中,6.2%为归化公民,1.1%为难民,3.3% 为其他非公民(包括绿卡持有者及其他符合资格的非公民),并没有无证移民。


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粮食券受益人中白人占比最高(35.4%),其次为非裔(25.7%)、西裔(15.6%)、亚裔(3.9%)及原住民(1.3%)。


粮食券主要给“非美国人和有色人种”的说法完全错误。


粮食券受益群体主要以儿童和长者为主。受益人中,约39%为儿童,20%为长者,另有 10%为非长者残障人士。


按家庭统计,约34%的受益家庭有儿童,33%有长者,18%有非长者残障人士。仅17%的家庭仅包括青壮年,没有儿童或残障成员。


质疑:粮食券花费巨大,造成纳税人负担


事实:粮食券项目占联邦支出较小,约1.5%-1.6%。分摊到每位纳税人身上,占比很小。


2024财年粮食券全国支出约1003亿,占联邦支出的1.5%,这已经是最大的联邦食物援助计划。美国报税人数约1.61亿-1.67亿,据此估算,每位纳税人每年承担的粮食券成本约600美元左右(每天不到两美元)。不过,这只是粗略人均分摊,因为实际上约三分之一的纳税人的收入没有达到联邦征税点,因此真正缴纳联邦税的纳税人会负担多些,但对中产或高收入纳税人而言,这个支出比例在总税额中依然很小。


每位粮食券受益人的受益金额因家庭规模、净收入、所在州政策等因素会有较大差异。据估算,在2024财年,粮食券受益人每月平均领取约187美元。按家庭来算,在2023财年,每户粮食券受益家庭每月平均领取约343美元。


在这些受益家庭中,约75%的家庭总收入在联邦贫困线(FPL)以下。


以下是2024年联邦贫困线(48 州+华盛顿特区,阿拉斯加约+20%,夏威夷约+15%),以年收入计算:


家庭人数

2024 FPL(美元/年)

1

14,580

2

19,720

3

24,860

4

30,000

5

35,140

6

40,280

7

45,420

8

50,560

每增加1人

+5,140


同情和理解是超越政治分歧的人性


十月后的两周里,社交媒体上除了对粮食券停发可能带来生活影响的担忧,也出现了大量求助信息。与此同时,社区中的小餐馆和食物银行纷纷伸出援手,除了提供免费餐,不少个人也主动行动:与邻居分享食物,或为有需要的人结账。这一切展现了社区的团结与韧性,也体现了许多人愿意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的善意。


然而,我们不能指望个人的善意来支撑整个社会的安全网。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美有超过4700万人生活在粮食不安全的家庭中,也就是吃完这一顿,还要担心下一顿从哪里来。报告指出,阿肯色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俄克拉荷马州、南卡罗来纳州和德州的粮食不安全问题最为严重。


各项数据表明,粮食券项目是防止饥饿、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食物银行、社区机构或个人善意虽可暂时缓解困境,却难以长期填补公共援助缺位所造成的缺口。


这要求我们了解数据、尊重事实,摆脱刻板印象,不轻信或传播未经核实的说法。同时,也需要我们多一份同情和理解。


NBC经典喜剧节目《周六夜现场》(SNL)的编剧及主持人迈克尔·切(Michael Che)发帖回应粮食券停发一事,他强烈谴责政府停发粮食券所带来的社会伤害,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迈克尔表示,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庆祝主要是黑人家庭因失去粮食券而无法购买食物的“种族主义视频”,对此他感到非常不满和痛心。他强调,社会中确实存在个别人利用福利系统获利的现象,但这绝不能成为取消整个救助体系的理由,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应得到支持。


迈克尔尖锐地指出,美国社会建立在一些贪婪之人钻制度空子、谋取私利之上,但当穷人,尤其是黑人家庭为生计挣扎、一毛钱掰成两瓣用时,却往往面临更严苛的审视和批评。他还回忆自己小时候也曾依赖食品券购买奶粉和芝士等营养食物,甚至经历过在商店必须等朋友离开后才敢使用食品券结账的羞耻时刻——“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光鲜”。


640 (5)
640 (6)
迈克尔·切发帖讲述自己曾受益于粮食券的经历。


他的发声引起许多共鸣,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或自己家人曾有依靠食品券生存的艰难时光,并指出食品券项目的存在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结论:


粮食券项目占联邦支出约1.5%,粗略估算每位纳税人每日支出不足2美元,却为数千万人的基本温饱提供保障,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公共安全网。面对这些数据,我们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多一份同情与理解:这些受益者不是“躺着吃福利”,而是在努力生活的普通美国家庭,他们值得基本的尊重和支持。


散布不实说法、以此为借口削减联邦食品援助,更多人挨饿,会间接冲击劳动力市场,破坏经济。粮食券项目占联邦支出约1.5%,却已经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食品援助计划了——美国投入到粮食援助的金额居然是这么的少?我们不禁要问: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有钱源源不断提供海外军事援助,有钱救助阿根廷,有钱为政客购买私人飞机,却偏偏“没钱”保障最贫困国民的基本温饱,这是为什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