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校长终于被搞倒了!好事还是坏事?
宾大和哈佛校长的辞职,是学术界的悲哀。在这场通过混淆视听和胁迫取得了惊人效果的运动面前,大学竟然无法捍卫自己。这只是一场更广泛的战争中的一次小冲突,这场战争旨在瓦解公众对美国社会支柱的信心。希望正义的力量能够顶住这股潮流
宾大和哈佛校长的辞职,是学术界的悲哀。在这场通过混淆视听和胁迫取得了惊人效果的运动面前,大学竟然无法捍卫自己。这只是一场更广泛的战争中的一次小冲突,这场战争旨在瓦解公众对美国社会支柱的信心。希望正义的力量能够顶住这股潮流
身为总统的里根对罢工工人和工会实施了全方位的打压,造成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今天的美国如此分裂,与巨大的贫富差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拥有强大的中产阶级的社会。
里根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工会领袖的美国总统。讽刺的是,他也是20世纪最积极反对工会的总统之一:上任仅6个月就解雇了11359名罢工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这一举动,对工会的命运和工作条件产生了寒蝉效应,导致工资持续停滞不前,各种形式的休假和权益丧失。
我想,即便是见仁见智的答案也需要时间吧。我们需要看事情的结局,需要看事情对今后企业运作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也要看这次罢工对收入分配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工会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美国人民总的来说也是支持工会的。至于某一次罢工的决定是否正确,这不是一个决定本质的问题。
现在,那些拼命攻击对川普的两次弹劾的人,却要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弹劾拜登。这不是丧心病狂是什么?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政治报复。这样的政客才是最危险的人。
尽管这个历史倒退的判决让几位自由派大法官痛心疾首,但她们还是坚信,社会正义将是最终的胜者。在少数意见的最后,索托马约尔大法官以昂扬不屈的姿态预言:尽管有法院今天的判决,“社会向平等迈进的步伐不可能永远停止。多样性现在已成为美国的基本价值观,体现在我们这个多样化、多文化的美国社会中,而且只会继续增长。
系统性歧视是无法以个人之力逃脱的。要去除这种歧视,必须打破社会常态。现在不少大学决定不再要求SAT成绩就是这样的实践。我们不是反对有一个公平和公正的衡量标准。应该说,一个公平、公正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不再要求SAT成绩的学校,还是有GPA等其他标准可以参照,对不对?
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SFFA告哈佛的,大多都同意,这个官司并不会帮助提升哈佛对亚裔学生的录取率。这真的蛮讽刺的。在判决出来之前似乎支持SFFA的人还相信这个官司会让我们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哈佛。也许是见证了各方面的反应才明白,哈佛手中的牌还是不少的。
耐人寻味的是,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多数意见书的一个脚注中承认,联邦政府认为,允许国家军事院校在招生决定中考虑种族因素具有迫切的利益诉求,因为“考虑到军事院校可能存在的潜在独特利益”,未来的案件中可能会考虑这方面的辩论。拜登政府曾警告,限制平权法案的裁决将对美国军队产生不利影响,而美国军队依赖于在西点军校和其他军事院校接受过教育的“高素质且多元化的军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