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寡头政治国家,不是民主国家”

本文由“美国华人杂谈”和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共同策划、联合发表。欢迎转载、分享、转发。 策划、编辑|美华杂谈、信息正义编辑部 作者 | 溪边愚人 全文共 4548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一直打算写个关于贫富差距的系列。3 月份时写了第一篇为什么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谴责巨大的贫富差距?,主要阐述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谴责巨大的贫富差距的理由。 文章说,我们都是带着一个契约来到这个社会的。承认并接受这是一个法制社会,承认并接受现行法律,就是代表我们承认并接受这个社会契约。 这个契约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承诺:每个人都会被社会公平对待,每个守法公民都有一条生路。 文章最后说,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是违背了公平合理的社会契约的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社会。而造成了巨大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是分配的不公。 有个读者留言说,如果饼做得很大,是不是可能,即便贫富差距还是像现在这么大,但穷人也能过得不错。 今天写该系列的第二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为什么贫富差距过大时,底层的人不可能日子过得不错。 单纯把饼做大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第一次听到把饼做大的说法时,禁不住拍案叫绝。多么理想、多么美妙的方案!反对大锅饭的人潜意识里都对任何给资本家致富设限的政策有一种恐惧,生怕伤害了生产率、生产力的推动力。 只是,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饼的确越做越大,但底层人的生活却越来越不好过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男性的实际收入中位数一直停滞不前。尽管自 1979 年以来人均收入增长了 86%,但白人男性蓝领现在的实际收入却低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水平。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资本永远是贪婪的,只要有可能,资本总是想自己的份额越大越好,不会主动让利,不会主动增加劳动者的所得。 所以,单纯的把饼做大根本无济于事,关键是如何分配,不管饼是大还是小。 相反,这倒是暴露了所谓把饼做大的说法就是忽悠,试图混淆总量与分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掩盖分配不公这一事实。 没有限制的资本终将取代民主 要保证公平的分配,就需要一个相对应的力量与资本相互制衡。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制衡的力量可以来自政策,也可以来自工会,等等。如果细想一下,这个制衡的力量都是来自选民,来自选票:政策是政客制定的,政客是选民选上去的;工会需要政策的保护才可能发挥作用,政策又是靠政客来定的。 而金钱是可以影响选举的。 金钱对选举的影响一直在,但 2024 年的大选比以往任何一次选举都更清楚地显示了金钱在选举中的巨大作用。马斯克下面这个推文说得赤裸裸:“如果没有我,川普就会输掉大选,民主党会控制众议院,而共和党在参议院的优势将是 51-49。” 据报道,马斯克为川普重返白宫投入了 2.9 亿美元。他以各种手段为川普助选,特别不同寻常也特别炫富的,是以抽奖方式给中奖选民发百万美元的支票。 (这里说明一下,马斯克以抽奖方式给选民发支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以至于他不得不一次次变换手法,包括后来宣布不再号称是随机抽奖,因为各州对随机抽奖的随机性有严格要求,达不到标准就不能声称是随机的。但如果不是随机的,就又有干涉选举之嫌,违背选举法。 所以,马斯克的做法在法律上受到多方面挑战。但打官司很慢,还没等官司进入议程,选举都结束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个人的巨额财富是对民主的严重威胁。) 不仅如此,因为马斯克拥有 X 这一社交平台,他还可以通过对该平台舆论的控制为川普助选。这又是钱的作用——X 的前身是马斯克于 2022 年以 440 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的推特。 也许我们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说没有马斯克川普就不可能当选。但不管马斯克是不是川普当选的决定性因素,如此大把撒钱去影响选举绝对不是民主的行为,也不是民主的体制可以接受的。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丁·吉伦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学教授本杰明·佩吉(Benjamin […]
猜猜看谁来吃午餐,双普会散席之后

当下局面变成川普既没本事唬住普京,也无法压服乌克兰和欧盟英国。俄乌促和又黄了,此为烂尾王的新纪录。
辕门射戟——咆哮帝的面子,烂尾王的里子

川普那句狗哨语言“夺回我们的国家”,又演变成“夺回我们的首都”。国民警卫队的战车隆隆开进DC,真为清理低端人口维护城市景观而来?那是政治表演,更是对民主宪政的一次抗力测试。须知共和党素来最讲地方分权,如今此情不再,有了强人统帅便支持无限扩大联邦权力。
民主灯塔下的暗影:川普现象与威权的温床

我们需要面对一个沉重事实——美国并不拥有“民主基因”,它的民主也不是不可逆的。一旦集体情绪与制度缝隙交叠,就可能涌现出下一个川普、下一个MAGA。民主的免疫力,不在制度,而在人心。而人心的清醒,从来都不容易。
没有所谓的右翼“孤狼”

如今,白人民族主义大规模杀戮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相互启发,以彼此的暴行作为基础。对1月6日暴力攻击国会的犯人的赦免,以及一系列滥用总统赦免权的行为,向川普最极端的支持者传递了一个令人胆寒的信息:支持该政权的暴力不仅会被容忍,还会被宽恕。
宪政危机汹涌,“No Kings”唤醒民主

如果仔细审视川普全方位的破坏行为,真的都细数不过来。无视法律,随便抓人,随便裁人,迫害政敌,扰乱全球经济秩序……难道现在不是每天都在发生让我们认不出来这个社会和国家的事情吗?所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每个人都要以可能的方式和最大的努力去抗争。
政治学家解读周末美国百万人集会

当至少3.5%的总人口参与示威时,抗议者往往能战胜政府。抗议活动很少仅限于抗议本身。组织者通常会引导参与者参与许多其他活动。按照这种思路,参加像“没有国王”这样的大型街头抗议活动,往往是通向更深层次行动主义的一个途径。
从蒋雨融哈佛演讲的“万箭穿心”看我们的时代困境

无论是在大洋此岸还是彼岸,无论是被标签为“粉红”的民族主义者,还是被称为“反贼”的海外异议人士;无论是信奉进步主义的“白左”,还是拥护川普的右翼“川粉”,似乎都在蒋雨融身上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挞伐的靶心。她宛如一面多棱镜,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自己最想批判的映像。
华盛顿邮报评论:川普vs加州

川普及其政府将加州视为打击目标,意在压制任何被他视为敌对的权力中心。这与保守派政治中州权独立于联邦的传统原则背道而驰,但我们早已不再期待川普遵循传统保守派论述。
川普要的美国人数据库 悄然间逐渐就位

川普政府已经通过各个部门的政府数据库收取了公民和其他人的数百个数据点,包括他们的银行账号、学生债务额、医疗报销和任何残疾状况等,如果要将这些个人信息武器化,无论是作为移民监管还是惩罚政治异见者,都只是一步之遥了。对此,不仅是政治人物强烈质疑和谴责,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也深感不安。
张小彦博士专栏 | 《排华法》的废除与中国抗日战争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美国华人纪念的日子。1943年美国国会废除了伤害华人六十多年的排华法,它的发生与中国四万万同胞艰苦卓绝的抗战息息相关。没有中国的抗战,也就没有排华法的废除,而没有排华法的废除,也就没有美国华人的今天。
评论:为何那么多华人骂哈佛女生

这场叫骂让我看到了华人社会的精神世界和文明程度,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停留在历史的上世纪,是因为我们害怕学习文科,害怕文字狱,一代代下来,精神萎缩,道德猥琐,是非不分,左右不明?文科不重要?太重要了,否则这个世界在被强权和邪恶统治奴役的时候,没有人能辨别是非真相,不敢出来辨析辩驳